麻江县是清末状元夏同龢故里,是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、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,是中国南方最大的蓝莓基地县、中国红蒜之乡、中国锌硒米之乡,是中国蓝莓产业科技创新十强县、第七批全国农业标准化优秀示范区、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、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、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、全国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。   一、行政区划   全县国土面积960平方公里,辖4镇1乡2街道(杏山街道、金竹街道、宣威镇、谷硐镇、龙山镇、贤昌镇...
中文名称:麻江县   行政区类别:县级   所属地区:黔东南州   行政区划:4镇1乡2街道   政府驻地:麻江县杏山街道县府路2号   电话区号:0855   邮政区码:557699   地理位置:贵州省黔东南州   人口:17.12万人   一、行政区划   全县国土面积960平方公里,辖4镇1乡2街道(杏山街道、金竹街道、宣威镇、谷硐镇、龙山镇、贤昌镇、坝芒布依族乡),63个行政村、328个村民组,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,44个居民小组。2023年末,全县户籍人口51741户172526人。其中,...
麻江县境开发较早。秦汉时期属且兰县辖地。隋属宾化县。南宋置乐平平夷宣抚司和麻哈平蛮安抚司。元代置麻峡县,隶定远府属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。明、清置麻哈州,隶都匀府,实行“土流兼治”。民国3年(1914年)元月十二日,废麻哈州建麻哈县,厘定为三等县,隶黔中道。民国9年(1920年)直隶贵州省长公署。民国15年(1926年),改隶贵州省政府。民国19年(1930年)3月,麻哈县改称麻江县(以县境北部麻哈江、东部清水江更名),县政府驻杏山,直隶贵州省政府。1949年11月14日麻江解放...
麻江县地处贵州省中部,清水江上游,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大门。县境地势西高东低、南高北低,处于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。全县以山地为主,低山、低中山、丘陵、河谷及盆地占全县总面积的78.4%。县城海拔930米,最高海拔1862米。   麻江自然资源丰富。地下蕴藏有金属矿和非金属矿共19种。已开发利用的有重晶石、煤、铅锌矿、铁矿、磷矿、硅石、石灰岩、白云岩、页岩、陶瓷土、砖瓦黏土、建筑用砂石等优势矿产,硫铁矿、大理石、方解石、萤石及汞金多金属矿等矿产...
按照户籍人口统计,   2023年末,全县户籍人口51741户172526人。其中,男性91895人,女性80631人,0-17周岁的36717人,18-34周岁的41398人,35-59周岁的66025人,60岁以上的28386人。按地域划分,城镇人口61440人,乡村人口111086人。年末常住人口12.96万人。   麻江县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、建档立卡脱贫劳动力、就业困难人员“三大重点群体”就业创业工作,落实政策促进就业,支持创业促进就业,优化服务促进就业,多管齐下,推进麻江县就业形势持续向好。城镇新增就业1777人;...
社会保险。2023年,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96741人,发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4044.77万元;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5395人,发放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15867.33万元;失业保险参保4403人,发放失业金等138.08万元,工伤保险参保13445人,发放工伤保险待遇等251.74万元;全县多措并举,抓好各项社保惠企利民政策落到实处。2023年累计降低企业养老保险费746.25万元,惠及参保企业169户,累计降低企业失业保险费373.03万元,惠及参保企业169户。发放失业保险金784人次138.08万元,阶段...
2019年,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0.94亿元,增长7.3%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10.77亿元,增长5.6%;全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下降9.7%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0.6%。财政总收入完成2.63亿元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.13亿元;八项支出完成10.84亿元,增长17.0%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完成103.07亿元,增长7.6%;贷款余额完成53.63亿元,增长22.1%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.70亿元,增长2.6%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47元,增长10.8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14元,增长8.6%...
1、五色糯米饭: 有五种颜色,全用糯米制成。布依族人家在节日里都喜欢将五色糯米饭作为亲友互访的礼物。加工五色糯米饭,先用糯米在清水中淘好,分成五份,盛于盆中,用红、紫、黄、绿四色植物水汁分别浸泡半天时间,滤干后将这四色糯米和本色糯米合放于木甑中蒸熟即成。选作五色糯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