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走进麻江 > 麻江概况 > 社会事业
社会事业

社会保险。2023年,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96741人,发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4044.77万元;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5395人,发放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15867.33万元;失业保险参保4403人,发放失业金等138.08万元,工伤保险参保13445人,发放工伤保险待遇等251.74万元;全县多措并举,抓好各项社保惠企利民政策落到实处。2023年累计降低企业养老保险费746.25万元,惠及参保企业169户,累计降低企业失业保险费373.03万元,惠及参保企业169户。发放失业保险金784人次138.08万元,阶段性失业金142人次9.93万元;发放失业保险稳定岗位补贴120家企业1551人68.95万元;一次性扩岗补助13家企业22人3.3万元。

教育事业。近年来,县委、县人民政府秉持“人口小县办大教育、财政弱县办强教育”的执政理念,坚持教育经费优先保障,教育工作优先研究,教育问题优先解决,让麻江教育焕发出勃勃生机。党的领导坚强有力,教育扶贫成效显著,办学条件显著改善,学前教育普及普惠,义务教育优质均衡,高中教育优质发展,职业教育优质融合。全县紧紧围绕省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计划七大提升工程,以“1+6”为抓手,制定《麻江县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行动计划》,分类完善学前、义教、高中、中职、强师、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六个教育高质量发展子方案,促进县域各类教育健康、协调、优质、快速发展。

目前,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66所。其中:普通高中1所,在校学生2529人,高中教师229人;中等职业学校1所,在校学生95人,职校教师58人;初级中学5所,在校学生5574人,初中教师460人;小学20所,在校学生12587人,小学教师691人;幼儿园44所(公办37所,小幼连贯九年制学校5所,民办2所),在园幼儿5593人,幼儿园教职工271人(在职在编)。

体育事业。麻江建成49公顷(735亩)马鞍山生态体育公园,公园建有4258平方米广场、面积1812.96平方米座位600个的乒乓球馆,面积2980平方米座位1500个的羽毛球馆,面积2525.04平方米的游泳馆,标准篮球场2个,网球场2个,5人制足球场1个,环山健身步道5公里,景观绿化亮化约300亩,734.4平方米“四雅苑”1个,以及荷塘景观、鸟亭、栈道、水景广场、公厕、绿化、景石、观景亭廊、门球场、停车场等。公园修建以来,承办国家级比赛5次,省级比赛9次,州级比赛10次。另外,县城建设了6000平方米老年活动中心,有半封闭式门球馆、老年活动室、太极广场、可容纳600人篮球馆、可容纳200人门球馆。各乡镇均建有农民健身场所,村村修建篮球场,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,为群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、健身、娱乐的场所,促进了麻江体育事业的长足发展。麻江县先后荣获全省“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”和全省“十佳全民健身模范县”。

农业发展。麻江县享有“中国红蒜之乡”“中国锌硒米之乡”等美誉,是第七批全国农业标准化优秀示范区、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、中国蓝莓产业科技创新十强县、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、全国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。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,大力发展蓝莓、菊花、蔬菜等产业,同时实施“东果西移”战略,将谷硐建成万亩蓝莓基地镇;以同龢状元文化产业园为依托,积极发展优质锌硒米、红蒜等特色产业;以坝芒高科技蔬菜博览园为平台,着力重塑以茄子、黄瓜、无筋豆等为主的“高山冷凉蔬菜”品牌。2023年,蔬菜种植16.7091万亩,锌硒米种植4.604万亩,蓝莓种植8.71万亩,花卉种植500万亩,红蒜种植面积完成0.5984万亩,中药材种植面积130万亩,生猪出栏21.71万头。

交通事业:麻江交通便捷,县城西距省会贵阳市和龙洞堡国际机场109公里,东距黔东南州府凯里市40公里,南距黔南州府都匀市23公里,北距瓮福磷矿基地福泉市21公里。沪昆铁路,佛山大道,沪昆高速公路、兰海高速公路和沪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、凯里环北高速、都香高速贯穿县境。320国道、210国道和206、205、311省道在县内纵横,县、乡道路阡陌交错,通村公路,通组公路,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,更是贵州乃至我国大西南南下东进的咽喉要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