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麻江县紧扣国家考核反馈贵州省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,紧盯责任落实、重点难点、问题整改等关键环节,在“三聚三力”上下功夫,确保驻村帮扶不扎实专项治理扎实开展,取得明显成效。
聚焦责任落实,做到层层传导压力。一是建章立制。先后出台《麻江县脱贫攻坚驻村帮扶不扎实治理工作方案》《麻江县脱贫攻坚驻村帮扶不扎实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》,制定完善《驻村帮扶不扎实专项治理任务清单》《麻江县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工作任务清单》,把制度作为责任落实的第一保障。二是组建专班。分别组建县级、帮扶单位、乡镇三级专项治理工作专班,县级专班由县委常委、组织部长任班长,纪检监察、宣传、扶贫、财政、农业农村等部门为成员,58个派出单位和7个乡镇(街道)参照组建驻村帮扶不扎实专项治理专班,一把手”任班长,扎实推进驻村帮扶不扎实专项治理工作。三是细化责任。围绕驻村帮扶责任落实不到位、驻村帮扶干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,制定6个方面21条整改细化措施,明确责任单位、责任人、整改时限,进一步压实责任查到压力。
聚焦重点难点,做到人人精准发力。一是明确任务。围绕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“一宣六帮”工作职责任务,结合州委组织部要求和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,定期印发《驻村帮扶工作指导要点》,为帮扶部门、乡镇(街道)和驻村干部指明工作目标和任务。同时,聚焦“驻村帮扶不扎实”突出问题,印发《关于开展驻村帮扶不扎实问题排查的通知》,重点排查驻村干部保障措施落实、干部作风和帮扶效果等方面的突出问题。二是教育培训。聚焦“驻村帮扶不扎实”排查的驻村干部保障措施落实、干部作风和帮扶效果等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,举办了各为期2天的全县农村党组织书记和第一书记专题培训班、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专题培训班。三是知识测试。围绕“两不愁三保障”、八要素、“五步工作法”等脱贫攻坚内容,对全县农村党组织书记、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、帮扶干部和村干部实行全覆盖的知识测试 次,进一步提高党组织书记、第一书记、驻村、帮扶干部、村组干部业务水平,确保专项治理精准发力。
聚焦督查调度,做到事事整改有力。一是强化调度。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定期调度机制,每周召开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会议进行调度,重点掌握派出单位主要领导入村指导工作解决问题、落实“资金、项目、责任”三个捆绑要求和驻村干部保障措施、驻村干部管理及作用发挥等情况,及时对发现问题进行整改治理。二是信息互通。要求帮扶单位与乡镇(街道)之间信息互通,乡镇(街道)在管理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中发现问题的要同步与派出单位沟通,交换意见;派出单位在总结报告帮扶项目、物资、资金三个落实情况时也要抄送乡镇(街道)、村备案,实现帮扶单位与乡镇(街道)之间信息对称、互相协作。三是强化督查。分整合脱贫攻坚督查巡查、党建督导等力量,先后4次对全县驻村帮扶工作实行全覆盖督查,对督查发现的生活补助落实不及时、单位领导到村指导效果不明显等问题,及时研判并反馈相关单位整改落实,做到边查边改、立说立改。
自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,麻江县各级帮扶单位班子成员到村调研指导1376人次,遍访群众5090人次,召开群众会120次,落实资金、项目、责任“三个捆绑”,协调项目183个、资金4384万元,帮助引进企业3个,指导成立农民合作社33个,有效解决驻村帮扶不扎实突出问题。(审核:罗文刚,来源:县委组织部/潘一江 责任编辑:潘 莹)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